台灣花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獨特工藝,從日據時期文山花香包種茶起源,到現代薰香與萃取科技創新,完整融合了台灣花茶文化發展脈絡與製作工藝技巧。本文將解說在台灣花茶從產地、產業發展、工藝、養生功效、創新應用到產業未來的全面解析。無論是初學者或對於茶藝初學愛好者,都能透過本文快速掌握台灣花茶的文化底蘊與品味精髓。

一、台灣花茶的源起 花香包種茶的歷史緣起
在臺灣最早製造花茶的廠家,依據劉崇妙先生記憶所及合興茶行紀錄,該號負責人王登氐,約在清同冶末年(1874年前後),合興茶行仿照福州薰花方法,採用黃枝花為料花,用以薰茶,所得成績頗佳。藉以增加茶葉之香氣,提高出口包種茶之市場價格。當時試以外銷,果然獲得市場良好反應,茶價竟亦隨之提高,這是初期花茶的薰製與銷售狀況。由於包種茶薰花工藝茶,價格日漸提高,薰花方法亦由秘而不宣進而漸漸公開,開啟了以香片聞名的台灣窨花文化。

二、產地與植物特色 香花的選擇與栽種
台北早期重要的花香茶產區為淡水河流域周邊的丘陵地帶,包含今日的新北市坪林區、文山地區以及貓空一帶,因為花香茶市場需求極大,所使用的花香包種茶專用香花(如梔子花、茉莉花、桂花等)需求大增,於是形成許多主要花卉主要栽種產區,成為花茶產業的供應鏈一環。這些植物與茶園共生的環境,使香花的新鮮度得以在地獲得,展現台灣花茶得天獨厚的產地優勢。

1895年大稻埕的茶行已經到了131家,其中49家專營窨花包種茶,此時期茶葉外銷總額淡水港的90%,佔全臺外銷總額的59%,位居外銷首位。清末日治這段歲月裡,茶商、茶館沿著貴德街的洋樓林立,每年三月初至十月,為春、夏、秋茶上市的製茶旺季,整街是茶香與花香四溢,使大稻埕成為最香的城市。



日據時期,薰花包種茶的需求量達到頂峰,用來窨製包種茶的香花原料,如茉莉花、秀英花或黃枝花,時常堆滿大稻埕茶行的騎樓。臺北市的「雙園」真的是花園,臺北市萬華區雙園地區(東園與西園)曾經是種植茉莉花、黃梔花的重要產區,日據時期稱為東園町、西園町。包含青年公園的前身「馬場町」,日本政府改建成馬場與高爾夫球場之前,都是一整片的茉莉花、黃梔花田。
三、傳統窨花工藝全流程解構
傳統窨花工藝歷經「攤花、篩花、拌和、靜置、通花、起花、乾燥」等繁複步驟,每個環節皆需精確掌控溫度時間及香氣,才能創造「聞香無見花瓣」的花香包種香片特色。這過程不僅是種傳統工藝製造,亦是台灣製茶文化的傳承。

四、台灣花茶養生與保健功效解析
花茶除了讓人享受香氣外,更具有科學證實的保健功效。例如茉莉花茶有助舒壓、梔子花可清熱解毒、桂花常用於護膚與養肝,這些功效在現代草本研究也都受到肯定,為其增添養生魅力。


五、創新純露技術與部落原鄉合作
農業部茶業改良場(TRES)與台灣各原鄉部落青年合作,引進純露薰香技術,花卉使用量遠低於傳統窨花數量,且可冷藏保存,大大提升窨花茶製作流程與降低生產成本等效益,也促進願意返鄉地方創生青年發展在地特色產業機會。例如月桃薰香包種茶便融合水果與野薑花香,展現現代養生茶飲的創意多元風貌可能。
花茶名稱 | 產 地 | 茶湯主要香氣 | 茶湯風味特色 |
月桃薰香包種茶 | 新竹尖石鄉那羅部落 | 月桃花香、橘子、乾果香、薄荷、樟腦、橙花、茉莉 | 滋味甘鮮柔和,帶有熱帶果香與多重花韻 |
野薑花薰香包種茶 | 屏東牡丹鄉 | 野薑花香、百香果、鳳梨、紫羅蘭、莓果、草藥辛香 | 風格強烈、平衡豐富,花果香融合辛香特色 |
土肉桂薰香紅茶 | 台中東勢大雪山 | 玫瑰花、桂花、木質辛香、肉桂、八角、月桂、杏仁 | 茶香濃郁,兼具果香與木質層次,香氣厚實 |
食茱萸薰香包種茶 | 台東泰源 | 甜花香、野薑花、柚花 | 茶湯清爽協調,展現原民香辛植物的清新果香與甘韻 |
臺灣香檬薰香茶 | 屏東、台東 | 濃郁柑橘果香 | 果酸與茶香平衡,酸甜清爽,熱帶果實風味鮮明 |


六、台灣花茶創意應用 從茶飲到生活養生保健
根據美國茶產業 2021 年的市場數據,茶葉進口總量成長超過 8%,其中紅茶的進口量更比 2020 年增加 9% 以上。美國茶葉協會(Tea Association of the U.S.A. Inc.)的研究指出,消費者喝茶的趨勢持續上升,因為茶能讓人放鬆卻保持專注,帶來寧靜感與心靈平衡。尤其在疫情後,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具有 提升免疫力、舒緩壓力 等保健效果的飲品,使茶飲成為首選。進口量的強勁成長,也反映出茶憑藉 創新、多元健康定位與永續發展 的概念,仍具高度市場潛力。展望未來,茶市場將更加重視 本地栽培與永續經營,以呼應全球健康與環保潮流。

七、關於台灣花茶 常見問題 Q&A
八、延伸閱讀推薦:
👉 台灣茶冷泡養生保健大解謎 夏日消暑首選
👉 花與茶圓舞曲 台灣客茶館東方花茶嗅覺饗宴
👉 茶仙的秘密 認識台灣茶工藝最佳入門教材
👉 當茶香遇花香 台灣花茶發展出浪漫與養生
👉 台灣茶怎麼做?一步步帶你認識製茶工藝
👉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👉 農業部茶改場茶葉知識庫
想了解更多歡迎來加入「台灣茶知識及地方創生園地」line群,任何問題隨時 聯絡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