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探索台灣十大名茶原鄉-龍潭龍泉茶

桃園市龍潭區地屬台地平緩,屬於夏熱冬冷多濕氣候,三四月份清晨黃昏常有濃霧籠罩,土質以紅土為主適合種植茶樹,1962年茶園栽培面積僅次於新竹縣關西鎮,為當時全省栽培面積第二大。產製茶葉品質醇厚,香氣宜人,1983年獲當時省主席李登輝先生命名龍潭所產茶葉為「龍泉茶」,被選為最具代表臺灣著名十大名茶之一。

龍潭大北坑龍泉步道

聯絡我們

一、龍潭龍泉茶的誕生歷史與文化根基

龍泉茶又稱「龍潭包種茶」,於 1983 年由時任臺灣省主席李登輝先生親自命名的客庄代表茶品。1982年透過機械採茶獲得桃園縣優良包種茶首獎後,龍潭茶農致力於品質提升與品牌塑造,隔年正式命名為「龍泉茶」,從此聲名大振。
龍潭區原為客家聚落,約七成人口為客家籍,農村生活與客庄文化保存完整。地風樸實且重視手工茶藝,早期具備包種茶製作經驗,融合客家精神與茶農智慧,龍泉茶便成為在地文化的香氣載體。尤其在工業化邁進、竹科園區設立後,茶產業轉型面臨挑戰,龍泉茶成功從地方特產走向台灣十大名茶舞台,更顯得深具文化韌性和產業韌力。

二、地理氣候與知名茶區:龍潭茶鄉的風土

龍潭區位於桃園市東南方的台地丘陵區,地勢介於海拔約 150 至 400 公尺之間,氣候屬副熱帶季風型,夏熱冬冷雨量充足,晨昏常見薄霧籠罩,土壤多為富含鐵質、排水佳的紅壤台地。這些地理環境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生長,尤其為包種茶樹提供適宜的濕潤與晝夜溫差。
龍泉茶區主要分布於龍潭台地、店子湖台地及銅鑼圈台地,涵蓋三水里、三林里、三和里與高原里等茶園區域。這些區域的風景秀麗、地貌起伏自然,配合季節性開採,使茶園兼具農業生產力與美學旅遊價值。政府與在地農會也因應觀光需求,將部分茶園納入休閒農業區,成為台北週末茶旅的優質選擇。

拮揚熱帶雨林認證茶園

三、加工工藝與茶葉特色:半發酵包種的龍泉風格

龍泉茶屬於輕度至中度半發酵烏龍茶(發酵程度約10–20%);其製程包括採摘一心二葉或頂端三葉的嫩菁、日光萎凋與室內萎凋、攪拌(浪菁)、殺菁、揉捻、乾燥等步驟。
其中特別之處是採用半球型包種製法(不同於清香型條型包種或球形烏龍),揉捻後保持葉片一定完整性,讓茶葉緩慢展開,形成擁有機械化便利與手工品質之平衡型態。焙火程度較低,以微焙提高保存香氣與延長貨架時間。這套工藝讓龍泉茶保留清新花香的同時,又飽含甘甜口感與適度厚度。

四、茶乾外觀與茶湯感官:視覺與嗅覺的初體驗

龍泉茶茶乾外形呈半球或扁滾結狀,色澤為嫩綠略帶銀白毫毛或金綠光澤,緊結度高、飽滿有彈性。啜飲時茶湯呈現黃綠清澈色澤,透明度高無混濁感。
香氣以蘭花香為主調,有「香、濃、醇、韻、美」五大特色。伴隨蜜香與淡雅果香,香氣清新但濃郁,聞後令人感覺如置於山巒間的清晨。滋味上入口滑順甘甜,尾韻帶明顯茶韻與水感,無苦澀回甘連續,適合入門者慢慢細品,非常適合作為初次接觸台灣茶的敲門磚。

龍泉茶湯色澤

五、合適茶樹品種與在地品牌:誰造就龍泉茶品質?

龍潭龍泉茶

龍泉茶主要選用茶樹品種有 青心烏龍、台茶12號(金萱)、台茶13號(翠玉) 等,其中青心烏龍因為葉片柔軟、耐發酵而最適合製作龍泉茶;金萱帶奶香、翠玉香氣顯著,也常被混植或製成特色款龍泉茶。
知名茶園或茶廠包括「龍潭區農會」旗下評鑑茶品牌(如特等獎、頭等獎等級分級標示,以及在地品牌如「葉香茶品」第四代茶廠,推行自然農法與純手工製茶,並通過評鑑驗證,成功打進精品茶市場。這些茶廠不僅重視傳統製程,也結合文創包裝與體驗導覽,讓龍泉茶從農村茶葉升級為兼具風味與故事性的生活品牌。

六、茶鄉小旅行:龍泉茶一日/半日深度體驗路線

龍潭區除了在農業部有關單位輔導下,改進茶葉品質外,並將區內茶園規劃為具有特色的觀光茶園。2019年(108年)起,桃園市政府在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內的茶園內種植魯冰花,舉辦魯冰花節,吸引觀光人潮。

推薦半日遊:
• 前往龍潭區客家文化館參觀茶文化展覽,體驗在地客家茶文化。
• 接著參加半日製茶體驗課程,包括摘採茶菁、手揉試做與手沖品茗。
• 傍晚至龍潭大池旁的茶屋,品飲龍泉茶並欣賞夕陽與池景。
推薦一日遊:
• 早上:從三水里或三林里茶園開始,騎乘自行車走訪茶田、田野與魯冰花節景點。
• 中午:享用客家風味料理,如花生糖、客家飯與茶餐。
• 下午:參觀茶廠參加採茶與製茶體驗,茶葉 DIY 包裝並帶走。
• 傍晚:漫步石門三坑生態公園自行車道或茶園步道,拍攝茶園夕照與山景。
這樣的輕旅行不僅讓你品茶、學茶,更能深入感受客庄文化與現代茶業轉型的樣貌,是一場茶香與風景兼具的生活旅程。

台灣客家茶文化館
大北坑魯冰花祭

泡好茶常見問題 Q&A

更深入探索,延伸學習: 探索台灣茶多元製茶工藝入門 ; 用青春煮一壺茶:台灣新茶人的故事 ; 多元風味感動人心的台灣茶去哪裡買 ; 台灣高山茶哪裡最有名 ; 桃竹苗客家茶庄台灣茶哪裡最有名 ; 外連結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
聯絡我們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