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茶不僅香氣與風味迷人,茶粉或茶湯色彩更是五彩繽紛。依六大茶類分法,綠茶清翠、白茶柔黃、黃茶金亮、青茶琥珀、紅茶紅艷、黑茶深沉。每杯都像大自然的色票,渾然天成既有科學依據,也呈現色彩美學。帶你看懂台灣茶粉或茶湯的色彩秘密,讓喝茶也能像欣賞藝術。

一、茶粉與茶湯色彩的秘密
茶湯顏色主要來自茶葉中的兒茶素、茶黃素、茶紅素與多酚類化合物。不同的氧化發酵程度、製茶工藝與沖泡技巧,會讓茶湯展現從清澈淡綠到深沉琥珀的漸層色彩。


二、綠茶 清新碧綠的青春代表
台灣的綠茶代表如三峽碧螺春、龍井茶,屬於不發酵茶。因兒茶素含量高,茶湯呈現淡綠或碧綠色,清澈透亮。
特色 : 帶青草香、豆香或栗香,口感清爽,適合年輕人冰飲。
保健功效 : 抗氧化力最強,有助於減少自由基、維持肌膚健康。

三、白茶 淺黃淡雅的輕養生茶
台灣白茶產量稀少(如福壽山、南投部分茶區試栽種),屬微發酵茶。茶湯色澤象牙白或淡金黃,口感清淡卻層次細緻。
特色 : 帶清甜花香與淡淡果韻,適合怕茶味過濃的初學者。
保健功效 : 保留豐富胺基酸,具抗老化、助眠效果。


四、黃茶 金黃溫潤的隱藏版
黃茶在台灣並不常見,但已有茶人嘗試小量製作。製程特殊「悶黃」技術,葉已變黃,再經乾燥製成,黃茶浸泡後是黃湯黃葉,屬於輕氧化發酵茶,使茶湯呈 金黃色。
特色 : 口感比綠茶溫和,不苦澀,帶有熟豆香。
保健功效 : 溫潤不寒,適合腸胃敏感的人。


五、青茶(烏龍茶) 台灣之光的琥珀色
台灣茶最知名的就是青茶,包括凍頂烏龍、高山茶、東方美人茶、鐵觀音茶、台東紅烏龍茶。氧化發酵度差異大,湯色呈金黃、橙黃或琥珀色。輕焙茶如高山茶色澤清透,重焙茶則散發古樸濃郁之美。
特色 : 花果香明顯,從清香到焙火香層次多變。
保健功效 : 助消化、降血脂,適合搭配油膩食物。




六、紅茶 深紅琥珀的熱情茶飲
台灣紅茶以日月潭紅玉(台茶18號)、阿薩姆紅茶為代表。屬全發酵茶,茶湯呈紅亮或深琥珀色。許多年輕人覺得像一杯「茶界紅酒」,帶點浪漫氣質。
特色 : 茶湯厚實、帶肉桂與薄荷香,浪漫迷人。
保健功效 : 促進血液循環,能溫暖體質,適合冬季飲用。


七、黑茶 沉穩厚重的歲月味
黑茶(如普洱茶)在台灣非主流屬於後氧化發茶酵茶類,部分茶人進口或小量製作藏茶。經後氧化發酵,茶湯呈深褐或紅棕,給人一種歲月沉澱的感覺,適合喜愛養生或重口味的茶友。
特色 : 帶有陳香、木香,口感厚重圓潤。
保健功效 : 助於調理腸胃,適合養生族群。
八、茶粉與茶湯色票的科學與色彩美學
若以六大分類茶方式組成一張「台灣茶湯色票」,從碧綠 → 淡黃 → 金黃 → 琥珀 → 紅亮 → 深褐 的漸層,如同大自然的調色盤。
科學依據 : 茶葉因含兒茶素、茶黃素、茶紅素與多酚類物,加上製茶工藝氧化、烘焙程度與泡茶方式,皆影響茶粉與茶湯顏色。
美學意涵 : 茶色象徵心境轉換,喝茶就像欣賞自然四季。

喝茶「品色彩」也感受生活酸、甜、苦、鹹心情,對年輕人來說,茶湯顏色不只品味,也是 打卡美學。無論是「綠茶的清新系」、「紅茶的熱情系」、「烏龍的質感系」,都能融入生活中,甚至發展成茶色彩飲品、糕點食材的創意應用。
台灣六大茶分類 常見問題 Q&A
想了解更多歡迎來加入「台灣茶知識及地方創生園地」line群,任何問題隨時 聯絡我們。
延伸閱讀推薦:
👉 想學茶?台灣茶葉分類方法與常見茗品一次看懂
👉 當茶香遇花香 台灣花茶發展出浪漫與養生
👉 台灣茶手搖飲怎麼點?健康喝法與養生茶飲推薦
👉 台灣茶抗氧化力大PK 綠茶、烏龍、紅茶誰最強?
👉 共生旅居·社區互助·地方創生
👉 農業部茶改場茶葉知識庫